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2358|回復: 0

不抱怨的世界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1-6-9 10:17:5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不抱怨的世界
好書分享-不抱怨的世界

道場上提倡的"不計較、不比較、不亂叫",如何在生活上實踐?看完這本書就自然會提醒自己,並且藉著紫色手環,讓自己從無意識的無能成長到無意識的有能,自然"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",最後心存感激,看諸事皆美,生活自然美。

「不抱怨的世界」作者─美國知名牧師威爾•鮑溫,發起了一項「不抱怨」運動,邀請每個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,只要一發現自己在抱怨,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,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到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。

威爾•鮑溫提出的神奇「不抱怨」運動,來的恰是時候,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。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,你的心靈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。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,隨時都在運作,若是負面的 想法缺乏市場,工廠就會重建改組,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。

1.開始將手環戴在一隻手腕上。
2.當你發現自己正在抱怨、講閒話或批評時,就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,重新開始。
3.如果聽到其他戴紫手環的人在抱怨,你可以指出他們應該把手環移到另一隻手上;
但如果要做這種事,你自己要先移動手環!因為你在抱怨他們抱怨。
4.堅持下去。可能要花好幾個月,你才能達到連續21天手環不換手、不抱怨的目標。

平均的成功時間是4∼8個月。現在就開始,擺脫哀聲嘆氣的壞習慣,停止心理的OS!迎接好運,只要停止抱怨,就能心想事成。

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頭,所談論的是負面的、出錯的事情;而我們把注意力放在甚麼上頭,那個東西就會擴大。換手,這個方法的重點,就是要讓我們查覺到自己在抱怨,這樣在下一次抱怨發生前,我們才可以先逮個正著。

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,而不是你要的東西,我們的話表明我們的想法,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。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。重點是拿起韁繩。引導馬匹到我們要去的地方,而不是我們不要去的地方。每一刻,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。


我們處於消極或積極交相表現的連續狀態。注意想法,我們才能改變,最後重新塑造我們所選擇的生活。為了創造新生活,控制思緒是很重要的紫手環幫我們設下陷阱,我們才能逮住自己的負面情緒,然後釋放它,再也不讓他回來。

養成能力的四個階段

一、無意識的無能:
具有純粹的潛力,準備創造偉大的作為:
你抱怨的事真有那麼嚴重嗎?你如果大聲喊痛,傷害就會出現,如果抱怨,就會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,這是行動上的吸引力法則,當你歷經這些階段,當你放棄抱怨,當你不在注意傷痛而喊痛時,你的人生就像是美麗的春花般綻放。

如果我們對自己坦承,就會發現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抱怨的事其實寥寥可數,我們的抱怨大多是聽覺汙染,有害於我們的幸福美滿。你抱怨的事真有那麼嚴重嗎?傷害者自己也是受傷的人。

抱怨就好比口臭,抱怨答憂傷關鍵在於不放棄這份承諾需要決心來實踐,即時尚未做到,也會因內在焦點轉移而變得更快樂。『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還多』

改變自己說的話,不要再抱怨,改變你的言語、改變你的思維,你就能改變你的人生。當你抱怨的你就是用不可思議的念力在尋找自己說不要,卻仍然吸引過來的東西。然後你抱怨新的事物有引來更多不要的東西,主動創造生活,引來我們渴望的結果。

開始行動是最難的部分,當心陷入抱怨輪迴。我們抱怨,是因為能嚐到甜頭,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,我們抱怨,是為了獲取同情和注意力,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。

抱怨疾病,是在消滅建康的能量,疾病不會癒合,也不會縮短生病的時間,也不會減低疾病的嚴重性,你的想法會將這股能量導入體內(身),引發更多的健康挑戰。

今天不是十五號,所以我不抱怨,等每月十五日要抱怨時,早就忘記自己要抱怨什麼了。活出感恩的生命,而非抱怨的生命,就能發揮這種確保健康的力量。

二、有意識的無能:
察覺(意識)到自己有多常抱怨,抱怨,會讓你變得顧人怨,長年抱怨的人,最後可能被周圍的人們放逐,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能量被這個抱怨者榨乾了。你正處於一堆怨聲載道或愛發牢騷的人群嗎?訊息~同類相吸,通常我們會去接近和我們相似的人,而走避和自己互異的人。杜絕抱怨,才有健康溝通,同類相吸:我們都是能量的生物,振動頻率不同的能量,是無法協調、交融的。思想也是能量,你會吸引那些符合自己思想模式的事物,並同時排斥不協調的事物。而你的語言更加表明、強化、鞏固自己的想法。

所以當抱怨時是在排斥自己指名想要的東西。會推開、驅逐你說你想要的東西。如果你說的話是恭維那個不在場的人。那個不在場的人如果現身了,你也可以一字不漏地重複自己說的話。如果你能遵守以上兩項簡單的規則,就盡量說閒話吧!!美國南方俗諺:在堆肥上鋪滿糖衣也不能把它變成蛋糕。美國媽媽:如果你說不出什麼好聽話,就乾脆閉上嘴吧。覺得別人常在抱怨,是因為你也一樣,如果你想指出某人的負面特質,就先挖掘看看,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傾向,然後要心懷感恩,慶幸自己有機會,能察覺這個缺點,並進行療癒。

你不只是透過思想和言語創造了自己的現實世界,同時也在影響著周遭的人。想要改變別人,你得先以身作則,如果你想要改變別人就必須先改變自己。紫手環附贈小紙條~『除非你先開始,否則不會有效』 俄國老俗諺:想打掃全世界,就從打掃你家的門前階開始。抱怨比賽的勝利獎品~不快樂的人際關係,充斥著大驚小怪的情緒、健康的挑戰、金錢的焦慮,以及數不清的問題。給自己時間,別害怕重新開始。

請注意:我們關心的,只是我們講出去的怨言。為了完成21天的挑戰,我們只要努力杜絕說出口的怨言。如果你是在心裡想倒無妨,那樣不算數。不過你會發現,當你說出的怨言愈來愈少,心理製造的怨言也會同樣減少。感謝的最佳方式:當有機會,就再將這份善心傳遞給另一個人。

堅持到底~ 套用邱吉爾的說法:成功就是從失敗到失敗,依然不改熱情。要成為不抱怨的人,也只有移動手環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重新開始。

你在陳述事實,還是在抱怨?抱怨與非抱怨的區別:你在話裡傳達的用意以及隱含的能量。如果覺得該問,那八成就是抱怨了。如果你希望某人或當前的情勢有所改變,這就是抱怨。如果你希望一切有別於現況,這就是抱怨。沒有自信的人,想靠抱怨來逃避,自信又有安全感的人會吹牛嗎?沒有安全感、質疑自己的重要性、不確定自我價值的人,才會吹牛和抱怨。

在你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努力做個不抱怨的人之後,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了。正如盲眼魚在世代繁衍之後,沒有用處的器官和功能就會退化、消失,你也將發現,自己的心靈不會再製造那些你曾習以為常的愁苦洪流了。因為你不說,讓怨言無處竄流,你心中的抱怨工廠也就關門大吉了。你已經旋緊拴塞,水井也乾涸了。藉由改變自己的言語,你已經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。對你來說,你已經可以「無意識」(毫無所覺)地達到「有能」(不抱怨)狀態;你已經脫胎換骨了,也變成一個更快樂的人。

為小事感恩,為生命喝采

在「有意識的有能」階段——這個「後21天」階段,你不再是注意傷害而喊「痛」,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你想要的東西上。你也開始注意到,不只是你自己更快樂了,連周遭的人們似乎也是這樣。你會吸引那些樂觀向上的人們,你的積極天性將激勵身邊的人進入更崇高的精神與情緒層次。以甘地的論點來說,你本身就是你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改變與轉化。當一切進展順利時,你的立即反應是「當然會這樣!」;當困難出現時,你不會對其他人提起,讓它有擴散的機會,而是開始尋找其中隱含的祝福。而且你尋找,就必尋見。

你還會注意到另一件事,那就是當周遭的人開始抱怨,你竟然會覺得很不舒服,彷彿有一股非常難聞的氣味突然飄進室內。因為你已經花了那麼多時間檢視自己、對抗抱怨,所以當你聽見怨言從別人口中吐露時,就好比在神聖的寧靜時刻裡出現了嘈雜的鐃鈸聲。然而,即使旁人的牢騷聽來很不順耳,你也覺得沒有必要指正對方,而只是觀察著這樣的現象。因為你既不批評、也不抱怨,對方也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辯解,於是抱怨很快就會止息了。

你會開始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──就連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事也不例外。以我自己而言,我還記得曾經這樣想過:「要是我最後一次梳頭時,就知道這是最後一次有機會梳頭了,我就更能享受這段時光了。」(如果你不懂,請看看我在本書摺口上的照片吧。)當你穩定地處於「有意識的有能」狀態,你心中的預設立場就會是欣賞和感恩。你仍然有自己渴求的目標,而且這樣很好。現在,帶著新發現的正面能量,你仍然渴求的目標會在你心中具體成形,而且你會明白,就算是現在,這個目標也正朝著你移動前來。

你的財務狀況也可能跟著改善。錢本身是沒有價值的,只是一些代表價值的紙張與硬幣。當你更加看重你自己和你的世界,你就會展現某種影響力,也為自己招攬更寬廣的財源。大家會想給予或提供你一些以往你可能要付費購買的東西。我認識的一個人,就接受了好幾種免費的專業服務,因為提供這些服務的人們喜歡他、也想要支持他。同樣的事也可能發生在你身上,而關鍵秘訣就是要認真看待任何最微不足道的小事,並且時時感恩。如果有人為你扶住門、或好心要幫你提東西,都要當成是這個宇宙豐盛的祝福,而如此一來,你也會引來更多祝福。

做個積極、快樂的工作者

和積極、快樂的人相處,自然是很開心的事。既然你就是這樣的人,另一種改善你財務狀況的管道,可能就是加薪或工作保障。

在職場上,我們是憑著做事的能力或締造的作為來支領薪水;我們的所得多寡,大多取決於本身專業才能的高低。然而,一個在辦公室裡散播陽光和喜樂的人,則具有黃金般貴重的身價。我知道在華盛頓州西雅圖的一家企業,有位接待人員名叫瑪莎,她有著我所見過最開朗、最燦爛、也最真誠的微笑。她總是不吝讚美、真誠喜悅,願意為任何人做任何事。在辦公室裡,你時時可以感覺到她的存在,而每個人也都發現,自己因為瑪莎而變得更愉快、也更有生產力了。

前一陣子,我順道路過這家公司去探訪朋友,卻感覺這裡有點不一樣了。好像有人用了比較暗的顏色粉刷牆壁,或是照明出了什麼問題——這是我站在接待區時的感覺。後來我才發覺瑪莎不見了。「瑪莎呢?」我問道。有人說:「她被挖角了,薪水是我們這邊的兩倍多。」她四處張望了一會兒,才又追加一句:「那家公司賺到了。」

瑪莎快樂昂揚的性格所散發的熱力,影響了這家公司的每個人;而她的離職,則使全體員工的快樂程度和生產力都降低了。業務員說,當瑪莎不在場接電話時,客戶的抱怨不僅增加了,也變得更為激烈。

你的態度,也就是你內在思維的外顯表現,決定了人們和你之間的關係。不只是人,連動物也是如此。我在寫這段內容時,我們家的兩隻狗正激動地對著駛入社區的 UPS快遞卡車吠叫。他們之所以吠叫,不是要阻止那位快遞司機把車停在我們家門口,而是希望他會停在這裡。這位快遞司機不像其他怕狗、或不想理狗的快遞外務,他決定要記住這條路上每隻狗的名字,甚至還帶零食給牠們吃。這聽起來可能很蠢,但我們家的狗真的好愛這位司機。這位司機的用意很單純,就是想要做個快樂而能提供幫助的人。比起UPS播放了上千次,問著「棕衣人能為您做些什麼?」的電視廣告,這位外務的貼心服務,更能博取我們對這家快遞公司的好感。

如果他有志於管理工作,可以想見,這位外務有一天將成為UPS的領導者。我們都希望身邊圍繞著能讓每一天都不同凡響的人們,而這些人也最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晉升。

將不抱怨的美德傳承下去

成為不抱怨的人,還能獲得另一份最重要的禮物,就是你在當下和未來對家人造成的影響力。無論是好是壞,我們通常都會拿身邊的人做為自己的榜樣。之前我們也曾討論過,我們會被他人的能量曳引,特別是我們認定的權威人物,例如父母。

我還記得我爸爸在廚房忙碌的模樣。他每次做菜,都會拿一條擦碗盤的抹布掛在左肩上,而且稱它為「左肩烹飪巾」。他總是掛著這條烹飪巾,這樣要從爐子上端起熱食、或是要擦掉手上的東西時,就能派上用場。現在,只要我進廚房做菜,你也會看到我掛著自己的「左肩烹飪巾」,而且絕不會在右肩上,一定是在左肩。爸爸以前這樣掛,現在我也這樣掛。或許我爸爸也是看他爸爸這樣做,就跟著掛起來了——誰曉得呢?我只知道,這是我從他身上學來的習慣。他從來不曾刻意把這獨特的作風灌輸給我,但他的身教確實發揮了效果。而我也明白,無論有意還是無心,我隨時隨地都在對莉亞進行傳承。

我發現,在我們還未採取不抱怨的生活型態之前,我都在教導莉亞——全家人的晚餐時間,就是抱怨和八卦時間。我做了她的壞榜樣,而一般人也都是如此。而現在,我感到非常欣慰,我們在晚餐桌上談的盡是喜樂的福分和光明的遠景。這才是我想傳承給她的,而她也將以身作則教給她的孩子,世世代代綿延下去。把全家團聚的時間變成一段歡欣、快樂的時光,而不是在抱怨當天是如何諸事不順。我確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,因為我們不是每天都在尋求(也因而找到了)負面的事件或遭遇,以確保當天晚餐時有話題可聊。

身為一個不抱怨的人,你也可以花更少的心力,就招致更多你想要的東西。還記得我們教會裡那位帶來一堆抱怨清單的姊妹嗎?在我處理過幾張清單之後,我才明白,無論我做了多少,她都能挑出更多的毛病。不知不覺地,我打從心底強烈地抗拒,不想去做她要求的任何事,而且也開始討厭她,因為我們怎麼做她似乎都不滿意。她提出的建議即使再好,我們也束之高閣,因為我覺得要是用了,只是惹來更多抱怨和批評。當我不再理會她,而且拒絕討論她對教會的不滿和責難,她就不再把抱怨清單拿給我了。

好笑的是:當她停止這樣的行為,她先前提出的每個建議,我們幾乎都慢慢開始採用了。不是因為她抱怨,而是她停止抱怨了,我們才採納她的建議。我們會做這樣的改變,是因為我們覺得這些改變合情合理。但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,我們卻連考慮都沒有,就把這些建議擱置一旁,因為我們對她的要求有著負面的反應——我們覺得被攻擊了,於是以忽略她的要求來作為回應。

現在,你是個更積極的人,會談論自己想要的事物、而不是抱怨不要的東西。大家都想和你共事或為你工作,而你會達到更高的成就、得到更多的收穫,遠勝過自己夢想所及。給它一點時間,同時仔細觀察,這一切就會發生。

不要讓抱怨操控你、支配你

「那我所強烈關注的社會議題呢?」常有人這樣問我,「如果我不抱怨,要怎樣才能造成積極的改變呢?」再重申一次,改變源自於不滿。只要有人和你一樣,發現事情的現況與理想的狀態之間有所落差,改變就會發生。不滿只是開端,卻不能成為結果。如果你抱怨某種狀況,你或許可以吸引其他人跟著你嘀咕、抱怨,卻發揮不了多少作用。然而,如果你能開始描繪挑戰不復存在、落差已經填補、問題也獲得解決的光明願景,你就可以振奮人心,促使人們做出積極、正面的改變。

在《靈魂的座位》(The Seat of the Soul)一書中,暢銷作家蓋瑞•祖卡夫(Gary Zukav)寫道:「抱怨是一種操控的形式。」我有個朋友是另一個教派的牧師,他所屬的教會找來了一位顧問,要幫助他擴展教會。顧問說道:「找到他們害怕的東西,用那個東西讓他們生氣,他們就會對別人抱怨這種狀況。這樣會讓他們團結一致,找更多人進來。」這套方法似乎有違我朋友正直的人格,他認為自己的教會應該是幫助有需要的人,而非去激怒一群暴民。他打電話給另一位牧師同事,詢問這種恐懼和憤怒的技法,在他的教會裡實行成效如何,另一位牧師說:「非常好。帶來了好多新朋友。問題是,他們是一群驚惶又憤怒的人,一天到晚都在抱怨——現在我已經被他們整得焦頭爛額了。」後來,我的朋友辭去了這所教會的資深牧師職位,成為醫院的牧師。他現在活得很正直、也很快樂。

前幾天晚上,我和家人在看勞勃•普林斯頓(Robert Preston)主演的經典電影《音樂人》(The Music Man)。在片中,普林斯頓飾演肆無忌憚,講話有如連珠砲的推銷員——哈洛•希爾教授,負責兜售樂團用的樂器。他來到愛荷華州的大河市,向他的老友——由巴帝•漢基特(Buddy Hackett)飾演——問道:「這城裡有什麼東西,可以讓我用來激怒大家?」漢基特告訴他城裡剛送來了第一張撞球桌,普林斯頓便開始張揚,玩撞球會徹底敗壞道德,使全鎮陷入恐慌。當然,要解決撞球遊戲所招致的「道德敗壞」和「集體歇斯底里」問題,就是讓年輕人全都加入樂團。希爾教授將樂器和制服賣給每個人,而扭轉了頹勢。他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搧動抱怨的焰火,操控了城裡的人民。

祖卡夫說得很正確。抱怨是在操控你的能量。既然你現在已經是個不抱怨的人,當有人想使用負面的言語來試圖操控你時,你就會警覺到,而且設立安全的界限來保護自己。當你聽到這樣的言論時,你知道那是抱怨——而只要是抱怨,就和麻煩脫不了關係。

處理你的感覺,但不要試圖解釋問題

有人會說:「可是有些精神科醫師相信,抱怨是健康的。」我說過,偶爾抱怨(表達哀傷、痛苦或不滿)的確合情合理。向實際幫得上忙的人表達自己的哀傷、痛苦或不滿,確實是健康的——只要你的做法,是去設定未來期望的結果,而不是拿過去的往事攻擊人就好。

和心理學家或其他諮詢人員談論生命中的挑戰與困難,以藉此度過這些難關,也可能是健康的做法。好的心理學家能賦予這些事件意義,並針對未來的理想生活提供希望和建設性的典範。然而對朋友抱怨——通常被稱為「發洩」,可能只是讓自己放縱負面情緒的藉口,將為我們招致愈來愈多的問題。更別說是和態度消極的人們為伍,更容易近墨者黑。

有時候,我們都需要「處理」生活中發生的事件,才更能掌握當前面臨的處境。「處理」和「抱怨」是不同的兩回事。「處理」是分享你對已經發生的事件有何感受,而不是去重塑這些事件。如果老闆對你大吼大叫,你可能想和另一半談論這個經驗,分享自己的感受。「她對我大吼大叫時,我覺得又驚訝又難過。」

你在「處理」某一項經驗時,要確定自己說的話都是聚焦於你的感受,而不是你對這件事的解讀和說明。使用諸如以下的措辭:生氣、難過、高興、快樂、憤怒、害怕、歡喜
「你這麼做,讓我很憤怒」,這句話裡包括了你的經驗,而且也正在處理這個經驗。「你這樣做,讓我覺得你很可惡」就只是責難,卻在言語攻勢之前放上了「我覺得」。你的感覺就是最好的指標,顯示出你本著最理想的自我來認真過人生的成效如何。和另一個人討論自己的感覺,不旁述背景故事或是誰說了什麼之類的情節,也可以很健康。

即使是尋求治療專家的協助,不要耽溺於任何痛苦的經驗太久,也是很重要的。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,去談論神經質的症狀,確實會讓這些症狀加劇、變多。好的治療專家會知道,該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處理過去,幫助你運用已經發生的一切,創造更令人嚮往的未來。

現在,你正坐在駕駛座上,要駛向你一直夢想打造的未來。不僅如此,只要堅持這樣的意念,只講述你希望如何發展的結果,你就能在短期內達成目標,比你原本以為要耗時費年的速度快得多。史蒂芬•迪亞茲(Steven Dietz)的劇作《小說》(Fiction)中,有一個角色論道:「作家不喜歡寫作,他們喜歡寫作完成的結果。」同樣地,人們也不喜歡改變,卻喜歡改變後的模樣。你已經付出了意願、時間和精力,不斷地移動手環,而且一再重新嘗試。你是一個新造的人,你已經改變了。奧利佛•溫道爾•霍姆斯(Oliver Wendall Holmes

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10 13:33 , Processed in 0.065927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