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天古道網頁站 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 微信ID:myoktw  城通往盤密碼: 9388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3149|回復: 0

論性理大道與心法 悟見轉載

[複製鏈接]
345mp3 發表於 2016-4-15 23:54:36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論性理大道與心法    悟見轉載自德慧雜誌慈心慧語

夫「性理」者,乃「人之本來真面目」也,即「天命」之謂「性」。「心法」者,「修身之法則」,亦是「反人心為道心之方法」。

人之性理來自理天,於有生之初,純善無惡謂之本然之性,迨至降生以後,純善之理性被後天氣稟物慾蒙蔽,乃變為有善有惡的氣質之性。本然之性謂之道心,氣質之性謂之人心。

因被氣拘物蔽之後,漸使惟微之道心愈微,惟危之人心愈危,若不加以修治,一味假情逐欲,流連忘返,必至落花流水,往而不復。如欲使人心消滅,危者轉而為安,道心恢復,必待明師傳授,方可能返本皈真,故謂之心法矣﹗

性者,天之所命也,故中庸云︰「天命之謂性。」此性凡間謂之心,上天謂之靈,賦於人身謂之性。佛曰︰「佛性」,道曰︰「元神」。

此性由天賦於人,為天生所俱之至善。人之初,性本善,此性乃受之於天,故曰︰「天性」。天性乃循天理而行,是天與人之間大道也。性即理也,此性在人身中為一身之主宰,凡人視、聽、言、動,以致動靜云為等等,莫不是此性所主宰之作用。當人一旦死亡,此體之一切動作立即停止,因性離此身,即失卻主宰之故耳。

中庸云︰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。」所謂道也、理也,皆指此性而言也。又云︰「性在人在,性去人亡。」均是證明此性一刻不容離開此身。

性乃一團虛靈,無形無相,雖係人人本俱有,而大都有而不知其有,於是迷真逐妄,流浪在生死苦海之中。若不得明師指點,縱經萬劫,亦無出頭之日。幸逢三期,得遇真傳,務宜猛醒速悟,抱道而行,天堂與地獄只在悟與迷之間矣。

自古性理真道未曾普傳,三教聖人皆是單傳暗點。當初世尊在靈山會上,拈花示眾,人天百萬,罔知所措,惟大弟子迦葉,破顏微笑,其已心領神悟了。

世尊曰︰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。」付囑摩訶迦葉。後來迦葉尊者,獨得如來正法眼藏之傳,承擔如來大法與佛教之道統,為佛教一代祖師。

五祖黃梅示六祖慧能之言曰︰「自古佛佛惟傳本體,師師密付本心。」慧能亦曾云︰「從上以來,默傳密付。」以及五祖授法六祖時,所謂「三更授法,用袈裟遮圍,不令人見」等,皆是說明真道單傳之暗點,不然何言密付﹗何言默傳﹗更何言不令人見耳﹗

儒家子貢曰︰「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聞也,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可見性理天道,孔門大弟子猶不可得而聞之。

孔子示曾子之言曰︰「參乎﹗吾道一以貫之。」後來曾子獨得夫子性理心法,一貫之傳,繼承孔門之道統。後世之人,稱之曰︰「宗聖」。孔子又有所謂「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」之語,亦皆是說明真道單傳與暗點。

先賢云︰堯以是傳之舜;舜以是傳之禹;禹以是傳之湯;湯以是傳之文、武、周公;周公以是傳之孔子︰此聞而知之者也。孔子傳之曾子;曾子傳之子思;子思傳之孟子︰此見而知之者也。

自孟子以後,心法失傳,乃學者共知,然而既云心法失傳,可見心法不在文字之中,若以經典尋心法,則四書五經現仍存在,自孟子以後,精通者不乏其人,何以謂之失傳?可知所謂「真經不在紙上」非虛語也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悟見天道網 網址:na.hpc.tw 微信ID:myoktw 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6ij7kFXPFawzrQw9kXd_FVRWASmY5mHnEEE7CbSnLNc

GMT+8, 2024-11-28 07:04 , Processed in 0.050052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